近日,淮安市民政局、市委政法委、市教育局、市公安局等联合印发《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健全完善流动儿童、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机制,进一步加强流动儿童、留守儿童权益保护。
《方案》明确,民政等相关部门要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、家庭情况、监护情况、入学入园情况、健康管理情况等进行监测摸排。结合人口统计调查和监测摸排数据,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数量规模、年龄结构、分布区域等总体状况进行统计分析。
《方案》要求,坚持属地管理,按照“民政牵头、部门参与、常态长效”原则,充分运用“苏童成长”一站式儿童福利信息系统排查小程序开展监测摸排,建立完善工作台账。对于监测摸排中发现的家庭生活困难、自身残疾、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、心理和行为异常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,以及主动提出救助帮扶需求的跨乡镇(街道)的流动儿童,建立重点关爱服务对象信息台账,对符合政策规定的对象,落实相应保障和帮扶关爱措施。
清江浦区、盱眙县、金湖县被省民政厅列为试点摸排县区,我市以试点先行为契机,分层分级召开工作部署会,开展先行摸排,探索流动、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新模式。目前,全市各地正积极开展监测摸排工作,流动儿童监测摸排以流入地为主实施,留守儿童监测摸排以户籍地为主实施。9月底前完成数据采集,11月底前完成数据录入和比对核实,之后转为常态化工作。